讓自己更好,提升自己,走出舒適圈,達成目標


「想要再瘦5公斤」、「想要拿到多益金色證書」、「想要學會怎麼寫程式」.......
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像這樣的期待目標,或者是說「理想中的自己」,儘管很努力地想要提升自己,然而現實卻非常殘酷,減肥減得斷斷續續,提不起想念書的動力,要學的東西又多又艱深很想放棄......

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實際的達成目標?

能夠達到目標跟達不到目標的人又有哪裡不一樣?

今天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你,

告訴你「讓自己變得更好、更優秀的三個要素」!


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做不到?

我們先從問題的根源來看,追根究柢,

「到底為什麼人會有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個想法呢 ?」

因為你意識到一直以來的生活或習慣需要改變了!人容易對變化感到不安,因為熟悉了長時間以來的生活型態、環境、習慣等等,這些對自己來說是舒適、安心的,

要改變這些東西需要很多勇氣跟能量,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,如果要改變自己,卻沒有很強的動機,最後容易又回到「沒有變化」這條路上,就難以達成目標了。


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三個要素是什麼呢?

這三個要素分別是:

Willing-----是否感覺到其重要性

Able-----有沒有可能

Ready-----準備好了嗎

湊齊這三個要素,就能夠維持住你的動機,讓改變自己變得勢在必得!


Willing-----是否感覺到其重要性

如果人沒有意識到這個改變很重要的話,就不會去做,

例如:你想去健身,希望自己的身材能再緊實一點,但大家都說你維持這樣就好,不用特地去健身。

這樣你可能就會覺得自己現在這樣就可以了,於是「去健身」這個變化就不會發生。

雖然自發性地想要去做什麼事就是已經意識到想改變的狀態,
但有時候是你沒有意識到要改變的重要性,而是從其他人口中說出來,

例如在職場上被上司說希望你取得某個證照的時候,
雖然那可能不是你的工作範圍,你對那方面也不是很有興趣,所以自己沒有覺得很重要,但當你被上司再次詢問或是要求時,

你可以試著列出改變的優缺點和沒改變的優缺點,兩者互相比較提高自己對於這件事重要與否的認識。


Able-----有沒有可能

這件事對自己來說可不可能做得到?

你是不是立了一個難度很高或是達不到的目標?

確認好自己現在在哪個階段,然後先立一個可能達到的目標!

例如「減重10公斤」是自己設立的目標,但這個目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會感到難以實現,

但如果是「減重1公斤」這個目標,相信很多人都覺得能夠實現。

雖然已經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,但如果在心裡仍想著做不到或是很難達成,那麼最後也很難做到改變。

所以像這種時候,把目標變小是非常有效的,

把最終的減10公斤變成先減1公斤,達成之後再立下次的減1公斤的目標,

用這種把大目標切割成小目標的方式,藉此讓自己有「我辦得到!」的感覺,最後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提高!


Ready-----準備好了嗎

你做好要改變的準備了嗎?

其實就是「做好心理準備了嗎?」的意思,

你已經認識到要改變的重要性,也認為你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是可能實現的,但如果沒有做好「心理準備」,也不會開始有改變的。

尤其環境這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,為自己創造一個環境,有助於自己做心理準備,

例如:為了減重這個目標,報名健身課程,隨身帶著運動服跟鞋子、在行事曆上空出運動的時間並設置提醒、告訴身邊家人和朋友請他們督促等等。

像這樣在生活能想到的地方提醒自己這個目標,就能夠讓自己漸漸的有心理準備。



以上就是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三個要素,

「你有意識到要做的這個改變重要嗎?」

「你要做的這個改變可不可能實現?」

「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?」

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直停滯不前,或是不擅長接受新挑戰,可以對照或檢視自己少了那些要素,試著調整自己,然後一點一點的往前進,成為那個「理想中的自己」吧!

0 留言